近来,一组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吉林一号卫星实拍美国本土空军基地的消息见诸文字,一时间,清晰可辨的卫片图像,成为了小伙伴们热议的焦点,而过去只是由国外公司的高清商业卫片图像一时间也不再那么神秘,我们自己也拥有了可以商业购买的自主卫片图像。

  

  驭风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吉林一号不是一颗单独卫星,而是一组共四颗卫星,他们包括1颗灵巧成像卫星,2颗灵巧成像视频卫星和1颗光学遥感卫星。于2015年10月,由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方式发射升空。该组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12米。

  

  作为光学遥感的一部分,可见光范畴内的高清晰度视频对小伙伴们来说更有视觉冲击性,可实际上可见光之外的波段,如红外、紫外、微波、α射线、β射线等对地观测参数在研究价值上更为重要。

  

  曾几何时,中国并没有自己的遥感传输型对地卫星,只能靠在天上呆几天或几周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来获取情报,曾记得有位业内人士曾经说过,70年代时,中国为了获得国外遥感传输型卫星的卫片,费劲周章,才终于获得了相关信号和参数,当然这些早已湮灭于历史的长河里,普通人根本不曾看到过一点浪花。而今我们有了自己的传输型遥感卫星,并且可见光分辨率达到了米级,更有甚者,之前之后发射的高分系列卫星中的高分二号卫星达到了亚米级,甚至还实现了在低轨之外的高轨道高分四号卫星的发射,在静止轨道拥有了中国自己的高分卫星。

  

  而仅就吉林一号卫星的主承制商,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来说,其背后代表的长春光机所,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几乎所有尖端精密光学仪器都离不开该所的参与,就拿芯片制造所用的光刻机而言,其高分辨率的镜头,长光也能拿下,并且出口给世界主要供应商,目前已经拓展至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领域,而在卫星对地遥感领域,长光也是绰绰有余,行有余力。吉林一号反映的只是2015年前后长光的科技水平,而今长光的对地遥感仪器制造恐怕也早已踏入亚米级,并积极向厘米级迈进。

  

  就星座组星的小卫星来说,吉林一号也开创性的实现了新的局面,本来由一颗大星独立承担的单项任务,也由多个小卫星分开承担,多星组合的小卫星在寿命足够长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冗余度,即使一颗卫星出故障,其他卫星也能承担其他任务。同时,小卫星发射质量轻的特点,也使得无需过大推力和载荷的火箭发射该谱系卫星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了移动式发射车平台随时发射,随时补充的可能,而固体火箭长久保存,随时发射的优点在此也展现无疑,在固体运载小火箭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了开拓者一号和二号、长征11号等火箭。他们可以实现24小时内随时补星组网的能力。

  

  就各直辖市、省地方独自发展卫星来说,中国已经有多地拥有了研制卫星的能力,譬如北京系列卫星,浦江系列卫星,深圳的开拓卫星等等。这无疑使中国的卫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在商业卫星运作领域,地方办卫星无疑有国家办所起不到的优点和强项。

  惊艳于吉林一号拍摄的卫星图片之后,日常工作还得继续,而中国的遥感卫星事业也将以浩浩荡荡之势滚滚向前,奔腾不息!End!(利刃/驭风)